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新闻
方案与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天蚕衣令武林高手不惜以命相搏,孰料宁古塔特产天蚕,而今珍稀神蚕遭世人所弃
【信息时间: 2019-10-04 21:02:44   阅读次数: 】【字号

 凡热衷武侠类文化产品的人,都知晓“天蚕衣”这一登峰造极的武林至宝,该宝物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冬暖夏凉,包治百病,武林高手为之梦寐以求不惜以性命相搏。

天子与神蚕

在武侠小说的“包装”之下,“天蚕衣”的奇效已被极力渲染得悬妙无比空前绝后,小说家用夸张和想象,证明了天蚕丝的坚韧和珍贵。

细想开来,若吐出天蚕丝的“蚕”缺乏高贵显赫的出身,芸芸众生轻易可获,则无法认定其弥足珍贵的稀缺性和千金易得一丝难求的有价无市。


(皇帝登基图)

经年前,对一短文曾作过笔记。曰:唐皇登基,忽天降绿蚕,百官环顾,其后,皆称“祥瑞”。众云:帝承大统,天降此物令众人所见,实乃“禅(禅多音字,有蚕音)让”皇权与天子,此君权神授之证,大吉也。帝龙颜悦,赐封绿色之蚕为“天蚕”。神蚕所产,皆为御用。

重读此笔记,不禁一粲。文中叙述“天蚕”来由很有趣味,但“禅让”讹为“蚕让”,明显牵强附会,该文原始出处不明,疑今人凭空臆造。

天蚕并不神秘

我们所说的天蚕,实为一种可缫制翠绿高档蚕丝的天然野蚕。天蚕丝折光性强、折射出七彩光点,有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之美誉。

在自然界当中,天蚕是非常珍稀的物种之一。原因是天蚕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致使世界上天蚕的生产地寥寥无几,宁古塔旧地黑龙江省宁安市的营城子林场、小北湖巴掌沟等地,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我国三大天蚕繁衍地之一。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近年来我国野生天蚕的物种几近灭绝,而天蚕人工放养保护核心技术难关至今没取得突破性进展,突显野生天蚕资源尤为珍贵。


(绿色天蚕)

我国自然野生天蚕丝产量占世界首位,蚕丝的国际价格也高居不下,但现在每年只能收获为数极少的天蚕丝,宁安市作为我国天蚕丝的主产地年产丝仅有3至5千克,与野生天蚕丝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产量简直就是微乎其微,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天蚕丝的珍贵和稀缺。

武侠小说中“天蚕衣”是作者虚构之物,难得一见的天蚕丝并没有那些玄妙奇效。实际上,天蚕丝也是天然丝,色泽为绿色,富含20种氨基酸,其柔韧性强于其它丝种,遮挡紫外线的功效高于其他织物数倍,吸汗传湿性和耐酸性均优于桑蚕丝,贴身使用可增强人体皮肤活力,这些优点已经得以证明,此外,也是人类最理想的人造皮肤材料,和各种超高档服装的首选。

镜泊湖畔产天蚕

镜泊湖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堰塞湖,周遭自然生态良好、纯净无污染,林地潮湿,野草丰盛,地质疏松,朝阳背风,是野生天蚕理想的繁育生产场地。

每年七八月份,自然环境下完成交配的天蚕蛾把卵产在柞树枝干上,喜欢飞行的天蚕蛾,虽在每棵柞树上产卵并不多,但产卵的范围较大。秋天来临之前,天蚕卵内的蚁孵化成功便随风吹雨打掉落到树下的草丛中,被泥土枯叶覆盖起来,抗寒能力更强的天蚕幼体,在卵的保护下就这样越过严冬。


(绿色天蚕茧)

第二年春天,在柞树长出嫩绿枝叶时,天蚕卵内的蚁蚕(即一龄蚕)即爬到柞树上食柞叶,再经过40—60天的生长就开始作茧,而后破茧成蛹,天蚕蛾便开始了又一轮的产卵繁衍。

野生天蚕繁衍并不容易。一旦天蚕的繁衍地遭受干旱,柞树易发寄生螺,幼蚕食有寄生螺卵的柞树叶,便会因腐蚀而大面积死亡。天蚕繁衍生息地若缺少草芥,或密不透风,蚕卵落地没有被枯叶覆盖,蚕卵也会在冬天被冻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宁安市林业工人在薪炭林柞树枝干上发现深绿色、浅绿色、乓球大小的小蚕茧,经过专家认定为天蚕。1981年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刊发了宁安天蚕的照片。

天蚕难以人工放养

1982和1983年,宁安市连续两年喜获天蚕大丰收,产蚕区的柞树叶子都被天蚕吃光了,出口价最高时曾卖到3万美元/千克,许多农民因此都发了“蚕”财。

自1982年过后的近40年里,天蚕产地宁古塔旧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再没有出现天蚕大发生的盛况,其原因很是令人不解。

多年来,黑龙江省的蚕业科研工作者坚持从事天蚕人工放养方面的研究实验,雌雄蚕蛾在人工实验环境下,自然交配问题成为最终未能攻克的难关,这样的话,珍贵的天蚕无法实现人工放养。

因天蚕非常稀少,“大绿虫子”又产在四五米高的柞树之上,觅之较难、取之不易、不成规模,专业饲养天蚕的人已经难以为继。诸多的原因,养天蚕只能是靠天吃饭,人们对其生产失去热情。


野生天蚕数量少的可怜,已为众所周知。现今市场上销售火爆的众多高档天蚕丝制品、医用天蚕片等等,它们是否为真正的天蚕衍生品,您需考虑一下……

不过,在牡丹江的周边市县(包括宁安市)人工矮化的柞树,还有许多“绿蚕”得到人工放养,这是人们常说的“柞蚕”。农民在春耕完成后,7月上旬放柞蚕上山,秋收后完成养蚕的操作,在时间上,种粮放蚕两不误,农业收入却是成倍的,有人就是靠“柞蚕”发家的。


不过,放养“柞蚕”这个话题,等咱们以后再说吧,否则离题太远喽。

亲爱的朋友: 写文创作实属不易,如您认可俺的文章,请麻烦抬贵手进行如下操作,一是点赞,二是关注,三是收藏。原则自愿,绝不勉强,谢谢您的理解和合作。

 


全国示范!甘肃10个村镇因这些特产获殊荣! 开学,室友带来的几种“土特产”,大家都是含着泪吃下去的
厦门特产|厦门小吃|厦门海鲜干货-大帝特产网http://www.pppbj.com/ 电话:400-180-8888 许可证:闽B2-20060888 备案号:闽ICP备10206888号